亲亲海豚
珍珍是宁波某小学五年级学生,母亲卓文 娟是海洋世界董事长,父亲是企业家,家 庭条件良好,从小就有优越感。但这个暑 期她却心里不爽,因为,父亲出国,母亲 很忙,没人陪她玩,更不要说带她出去旅 游了。母亲还给她安排了许多家教和培训 。她最大的愿望是去看看大海!  五年级是一个较特殊的阶段:比低年级要 成熟一些,但比六年级马上要为小升初紧 张应试而稍显轻松;他们半大不小,对许 多事情充满好奇心;其叛逆性也稍稍开始 萌生,但还不敢公开和家长、老师(包括 社会)对着干,只是已有自己对事物的看 法、判断与表达。珍珍由于愿望受抑,于 是,叛逆性凸显,总和母亲对着干。  卓文娟为了提升海洋世界的知名度,扩大 业务及影响,特地从大连水族馆买进一头 可爱的海豚波波,准备给观众一个惊喜。 她告诉了珍珍,可珍珍却无动于衷----凡是 母亲让她做的,她都要反其道而行之。  卓文娟给珍珍放假一天,她就到同班闺蜜 、好友莉莉家去玩,结果,发现莉莉阿姨 艾美丽有个自闭症的儿子小宁。刚一见面 ,对方就给了她一个惊吓,使她耿耿于怀 。莉莉告诉她,自闭症孩子与海豚接触有 好处,并向她求情,希望她能让小宁到海 洋世界跟波波接触。珍珍怀着幸灾乐祸的 心情同意了。刚开始,这个举动受到了驯 养员阿海的抵制,珍珍“说服”了他。小宁 跟波波接触后,果真有不少进步。可是, 此事败露,卓文娟非常生气。珍珍就拿出“ 杀手锏”:母亲不答应,自己就不回家。结 果,卓文娟妥协。  为了让母亲减少自己家教及培训班的项目 ,死党诸葛胖建议珍珍扮演“躁狂症”患者 ,吓吓母亲,而自己和莉莉商量好,顺带 小宁一起去跟波波接触。卓文娟十分担心 珍珍的身体和心理,都同意了他们的要求 。  珍珍和卓文娟去机场接父亲回国,爸爸和 母亲带珍珍去看大海。可此时,他们接到 通知,波波生病了。  原来,波波什么时候吞进一只矿泉水瓶, 很不舒服。小宁此时给大家一个很好的提 示,诸葛胖想出点子,珍珍找来长胳膊的 父亲,伸手到波波胃里,取出矿泉水瓶, 波波马上痊愈。  今天,波波要公开表演了。可是,珍珍却 没有来到现场,卓文娟十分着急。原来, 诸葛胖的父母曾离异,原本就有高血压的 父亲为了养活他,拼命挣钱,结果中风瘫 痪。诸葛胖近来都在医院陪护,现在,奶 奶要把父亲带回老家,胖诸葛也要转学了 。他伤心地和珍珍、莉莉告别。同学情与 纯洁的友谊感人至深。  表演开始了,珍珍她们及时赶到。波波十 分精彩地完成了一系列高难度动作,赢得 阵阵掌声。卓文娟也宣布,海洋世界将定 期为自闭症患者开放。  珍珍对母亲的举动十分赞赏。此时,她主 持小宁亲亲海豚的节目单元,结果,在她 的启示下,小宁真的和波波亲亲了,爱与 真诚将全剧推向高潮!
三全其美
三全其美 (1984) 豫剧  故事梗概:金鸡岭的肖金萍和凤凰台的刘军,高中毕业后,带着深深的爱恋各自还乡。金鸡岭 有一个等待开发的千亩园艺场,自学了园艺学的刘军,认为在金鸡岭大有作为。而金萍又是多病的寡母的独生女儿,难以离家远嫁。为了爱情和事业,刘军决心到肖金萍家落户。刘军的母亲闻讯后大为震怒,认为儿子甘愿倒插门去金鸡岭是没出息,拼命反对。与此同时,肖金萍的二叔,金鸡岭生产队长肖诸葛,欣赏刘军的园艺技术,千方百计想把自己的女儿爱景嫁给刘军。为此,他一面不择手段地拆散女儿爱景和拖拉机手山虎的爱情,同时又公然反对侄女招婿来家,强逼她嫁出金鸡岭,好让自己的儿子肖长江过继给寡嫂,代金萍去顶门立户。于是,一场尖锐的冲突在金鸡岭和凤凰台之间展开了。刘军的妹妹君梅,聪明机智,在爱情和事业上坚决支持哥哥的选择,而她正与她的老同学肖长江悄悄地在恋爱。肖长江是养蜂能手,又是个好木匠,正是凤凰台需要的技术人才。于是,君梅巧妙地施展了她的才智,设计说服了母亲,让哥哥侄插门到肖金萍家,随之因势利导地成全了山虎和爱影的爱情。同时,为了发展凤凰台的养蜂事业,把与自己相爱的肖长江招到自家结婚落户。  中文名三全其美  导    演郭维  编    剧李学庭  主 演:李金枝 王凯歌 陈继萍 陈淑敏 韦嵩之  上 映:1984年  地 区:中国大陆  颜 色:彩色  类 型:戏曲片
迷情世家
客栈的一场大火引出整个故事,被救的燕凌躺在医院里因过度惊吓而暂时性失声,从二少爷思容口中得知,当时丈夫用棉被裹住了自己,但丈夫却被烧死。这时自己腹中的胎儿已经三个月大了。康复后燕凌被接到李家,饭桌前的气氛过于凝重,为了缓和气氛,思容打开了留声机,在悠扬的乐曲声里,思容试探性的问大嫂这是一首什么曲子,燕凌说出了这首曲子叫《良夜不能留》,李夫人说这是思文最喜欢的曲子,又问燕凌和思文是怎么认识的,燕凌同样回答如流,打消了众人对她的怀疑。  第二天李老爷召集所有人来,要修改遗嘱:遗产分为四份,四分之一归二少爷思容,四分之一归幼君(幼君不是亲生,是李老爷大哥的女儿),另外四分之二归燕凌和腹中的孩子。燕凌当晚就不告而别,在旅店里遇到了刺客(阿汤),在和刺客的缠斗中看到了刺客手上的戒指,后被思容所救。一直喜欢思容的秀英看不惯思容围着燕凌转,用恶毒话语刺激燕凌,燕凌不为所动。燕凌无意中发现在李府的长工阿汤手上的戒指,认出了他就是当晚刺杀自己的凶手,思容抓住阿汤逼问时不想阿汤竟碰头而死。  后燕凌又接二连三得收到“你是谁?”“你的儿子是谁的?”的匿名信。思容向坐立不安的燕凌表白,被赶了出去。第二天幼君带来了所谓的救命恩人福大为先生,幼君声称自己在回家途中遭遇山洪,被他所救,福大为受到李家热情款待,并住在李家。燕凌见到福大为时吓的脸色发白,在四处无人时,福大为对燕凌毛手毛脚起来,被思容抓了个现行。  无奈燕凌告诉思容自己的真实身份,自己名叫秋微,根本不是大嫂,原来是春风楼的头牌歌女时,遇到同为春风楼做事的打手福大为,二人感叹彼此的身世,惺惺相惜,产生感情,后来告诉福大为时,竟被福大为抛弃。在逃跑途中遇到燕凌和思文,三人相见甚欢,夜晚思文走错房间,来到秋微房中倒头便睡,谁料当晚就起了大火,思文和燕凌都被烧死。秋微起了私心,想让自己的孩子有个好前程,就假扮燕凌来到家。  得知真相后的思容仍然对秋微爱慕不已。幼君也和福大为断去了来往。而得知真相的李老爷确觉得面子上挂不住,要把秋微赶出去,遭到思容和幼君的反对。丫鬟秀英被杀,众人都怀疑是秋微干的,管家李诺认为秋微是杀自己妹妹的凶手,想掐死秋微,被思容一枪打死。秋微再次出走,在一个小亭子旁遇到了福大为,在和福大为纠缠时,幼君赶到告诉秋微福大为腰中有刀,情急之下秋微拔刀刺向对方腰间毙命。秋微被关入牢房。  李老爷在弥留之际又要修改遗嘱,宣布要把遗嘱全部捐给医院,幼君大声喊道:“财产全是我的!”终于露出本来面目,原来李老爷和思容在演戏。幼君也全交代的真相,自己父亲的财产都被李老爷独吞,自己早就酝酿报仇事宜,但自己喜欢上了大少爷思文,放下了仇恨,在得知思文已在外地结婚后重燃仇恨,原来那场大火是她派管家李诺放的,匿名信也是管家李诺写的,丫鬟秀英无意中听到了他和福大为的谈话,被福大为所杀,也是幼君把福大为带到小亭子里,借秋微之手杀了福大为。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复仇。  最后李老爷和李夫人两人坐在偌大的饭桌旁,等待儿子思容的归来,钟表一直在转,李老爷叹了口气:“他不会回来了。”城门下的汽车内,卸下警服的思文一身轻松,坐在旁边的秋微一脸微笑说:“我们会幸福的!”
家庭问题
根据胡万春同名小说改编。 某钢铁厂的工段长杜师傅,有两个儿子:大儿子福新是一个钳工,与杜师傅同在一个车间工作;小儿子福民刚从技术学校毕业回来,即将走上工作岗位。可是就在当天晚上,杜师傅发现福民对劳动有不正确的看法,追求生活享受。福民看不起工人,说工人的手像锉刀看见爸爸送他的新帽子,嫌太土气,怕压坏了他的飞机头。杜师傅意识到自己过去对福民在生活上照顾太多,对他的思想教育放松了。恰巧,福民分配到杜师傅领导的车间当见习技术员杜师傅为了帮助儿子克服缺点,把儿子培养成工人阶级的接班人,就和李厂长商量,决定让福民到车间当工人,以便在劳动中锻炼提高。这一天,福民来到车间,杜师傅叫福新教他敲榔头,练基本功。福民心不在焉,敲疼了手,狠狠地将榔头摔在地上,不干了。杜师傅叫他拾起榔头,责备地说:“你还不害臊!工人丢榔头,就是战士丢武器,你想做逃兵!”福民回到家里,向母亲倾诉了自己的委屈。福民妈在旧社会生活了半辈子,吃尽了苦头,但她还存在旧思想的残余,听说厂里让儿子去当工人,觉得不像话。于是她请来了老母亲、大姨妈和小姨妈,联合起来“围攻”杜师傅,可是未能如愿。“围攻”失败后,福民情绪低落,赌气把飞机头剃成平头,跟妈妈说厂里呆不下去了,要到外面找工作。福民妈怕儿子离家出走,硬要杜师傅找李厂长说说,仍然让福民做技术员。杜师傅看到要帮助福民首先要打通福民妈的思想,就写了一张字条叫福民妈去找李厂长。福民妈来到李厂长家,李厂长说自己的女儿小玲主动要求到农村扎根落户,有人说小玲是我们的独生女,我又是厂长,应该让女儿享享福,要是按照这个想法孩子就会变成懒汉。这时,小玲收到妈妈从外地寄来的“麦种”和信,妈妈在信上嘱咐小玲,要在实际劳动中锻炼成一个有文化的新农民。福民妈看到这一切深受教育,她没有替儿子讲情就尴尬地走了。福民虽然留在车间劳动,但总觉得英雄无用武之地。这时厂里开展技术革新,车间正研究双层地辊的设计图,福民认为这是大显身手的机会,于是闭门造车,设计了一张不切实际的草图,后经福新帮助,双层地辊的设计终于成功。在试制中,缺少两个皮带盘,杜师傅叫福新和福民分头到废料堆里去找,而福民竟将转炉车间的两个皮带盘拿来了。杜师傅严厉地批评了他的错误。福民通过这一系列事情,认识到自己的思想确实不对头。从此以后,福民在劳动中认真地进行锻炼,在大家的帮助下,提高了思想,改正了缺点。
孟祥斌
本片以原始纪实与情景再现的艺术方式,表现军人孟祥斌舍身救人的英勇事迹和由此引发的当地人民深切缅怀英雄的动人故事。  2007年11月30日上午,金华城南桥上传来了“有人跳江了”的救命声。解放军驻金华市某部副连职机要参谋孟祥斌身着便装带着妻子叶庆华和3岁的女儿经过,纵身跳进冰冷的江水,他用尽最后一丝力气将女青年托出水面,落水者得救了,他却沉入水中,再也没有起来。  孟祥斌的妻女亲眼目睹自己的亲人献出了年仅28岁的生命,痛不欲绝。往事历历在目……  少年孟祥斌善良又懂事,一次为了帮助朋友妈妈凑钱看病,他瞒着父亲到工地干活。误解他的父亲在了解原因后,第一次由衷地为这么热心的好儿子而欣慰。  为了不再给经济困难的家里增添负担,孟祥斌放弃了已经考上的大学,选择了军校,开始了他的“将军梦”。  孟祥斌带着满箱的书踏上接新兵的火车,焦急地期盼看到父亲送行的身影。直到火车开走,月台上才出现孟父孤单的身影。  部队里,孟祥斌努力学习、刻苦训练。他正直、热情、善良的精神感染着每一个战友。为了救生病的战友,他不惜违反部队的规定,因为在他心中,救人高于一切。  勤奋向上的孟祥斌以优异的成绩被分配到解放军驻金华某部,在事业蒸蒸日上的同时,他也收获了爱情。  约会的时候给老人让座;用身上仅剩的钱帮助路边的可怜祖孙;部队申报困难家庭补助把名额留给更困难的战友;捐款给残疾人;不畏危险在街头劝架……朴实善良、正直勇敢的孟祥斌打动了叶庆华。他们很快结婚了,不久后,女儿诗研出生了。虽然生活清苦,但是他们却过得无比温馨快乐。  即使奶奶过世,他没能送奶奶最后一程;即使这么多年来,他和妻子聚少离多;即使他只带着女儿去吃过一次肯德基;即使他连女儿喜欢的红皮鞋也买不起……但是,孟祥斌坚信自己的信念。  他奋力跳入江中救人的时候,他以为他还有将来,他以为他还能为亲人为大家做得更多。叶庆华仿佛听到孟祥斌的声音:人已经救起来了,不要问值与不值……你是军人的妻子……  金华,挂黑纱的载着孟祥斌遗像的军车绕城一圈,让孟祥斌再看一眼第二故乡。无数的市民自发来悼念送行。  山东老家的街道上,孟祥斌的灵车在路上经过,很多人在大喊:祥斌回家了!  孟祥斌的名字迅速传遍了大江南北。2008年初,孟祥斌同志入选“浙江骄傲——2007年度最具影响力人物”和“2007年度《感动中国》人物”。
*
*
*
*